您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分析 > 市县分析

湘潭市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对生猪养殖的影响

时间:2014.07.22 来源:

 

近年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越来越频繁,从以前的五年一周期,到三年一周期,再到一年一周期,而现在一年之内都频繁起伏。为了解近期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对养殖户养殖效益及养殖意愿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于近日对部分生猪养殖规模户进行了调查。

一、生猪市场价格波动频繁

今年春节过后,湘潭生猪市场价格一路下跌,4月份跌至5.5/斤以下,但是5月份生猪价格强势反弹,一度达到7/斤左右,不过很快价格又再度下滑,6月份价格又跌至6.3/斤左右。而根据近日的调查,生猪价格又有小幅上涨,部分地区再度逼近7/斤的成本价。这样频繁的价格波动在往年实属罕见,不仅仅是养殖户,很多业内专家也大呼看不懂。

二、养殖户普遍效益不佳

从调查情况来看,自去年开始,生猪市场持续低迷,但饲料成本却稳步上涨,大部分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湘潭县的养殖户姜美炎反映,目前全价料的价格大概在175/包左右,比上月大概上涨了5/包。而湘乡的养殖户孔怀明介绍,现在玉米的价格较上月上涨了4-5/包。相比较饲料价格的坚挺,生猪市场价格则持续低迷。尽管5月份价格强势反弹,但是最高时7/斤的价格,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说也仅是保本而已,且这个价格持续时间不长,有的养殖户没有赶上。据湘潭县梅林桥镇京广村的养殖户刘永坤介绍,5月份时,生猪收购价格从谷底的5.3/斤涨到7/斤前后也不过5天的时间。当地一些规模养殖户看到猪价上涨如此迅猛,想等价格更高时再出栏,谁知猪价在顶峰没有维持几天就再次下跌,结果错过了出栏的最好时机。一些散养户因为规模较小,且急于回笼资金,反而出栏及时,减小了损失。另据湘潭县中路铺镇养殖户李冬志介绍,他的养猪场通过自配饲料和减少人工节约成本,去年还赚了6万元左右。但今年上半年因为市场低迷,他还是亏损了4-5万元。

三、养殖户培育仔猪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生猪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让养殖户们应对无措,由于把握不准下一步的市场走向,养殖户培养仔猪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从我们调查的几个规模户来看,仔猪在存栏中占比很低。湘乡市新湘路街道长桥村的养殖户刘毅介绍,他目前存栏有2200多头,其中能繁母猪加后备母猪有240头左右,而仔猪则一头都没有,全部都卖掉了。虽然目前价格较6月又有所上涨,但是近期价格波动太大,他把握不准接下来的走势,所以培育仔猪的意愿不高,也不愿意在此时补栏。而湘潭县的李冬志目前存栏有440头,其中能繁母猪有26头,剩下的都是育肥猪,仔猪也全部售出。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价格的起伏不定及长期低迷让养殖户对培育仔猪和补栏的兴趣不大,另一方面,价格的起伏又使得养殖户期盼着价格上升,所以往往压栏到300斤以上才出栏,这就需要出售仔猪来回笼资金。因此,在我们调查的养殖户的养殖结构中,育肥猪占比很高,而仔猪占比很低。

四、规模户养殖意愿较稳定,散养户养殖意愿不高

按照当前的生猪市场状况,尽管养殖效益不佳,但是规模户的养殖意愿还是较稳定。一方面,成规模的养殖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规模户在养殖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大,且生猪数量多,铺的摊子大,养殖时间也长,不管是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来考虑,要一下子转行都不太现实。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只有一家存栏600头左右的规模户有明年停产的打算,这还是因为这家的主人在贵州有个煤矿,虽说是规模户,但养猪对他来说也仅仅是个副业。在目前的情况下,规模户一般都是选择维持现状或者缩小规模。湘乡市的刘毅就表示,以他的规模,承担300头能繁母猪没有问题,但现在他的养殖场只有130头能繁母猪,在目前的情况下,他可以趁机淘汰掉一些老弱病残、产能不高的母猪,优化结构。另外,在当前价格低迷的情况下还要维持生产规模,很多规模户资金短缺的老问题就更突出了。刘永坤介绍,他目前的流动资金基本都是靠外债,来源主要是民间借款。银行贷款手续太复杂,审批很难,还需要找人担保,还不如直接向亲戚或者朋友借钱,利息也不会高很多,但相应的能借到的资金就不会太多了。而李冬志则说,他刚刚以自己的两间房屋为抵押,向银行申请45万元的贷款维持自己的养殖,但是银行最后审批下来的也就20万元。

对于散养户来说,因为投入较小,养殖数量也较少,即便转行亏损也有限,所以眼见养殖效益不高,还不如停止养殖,外出打工更能挣钱。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散养户的养殖意愿不高,流动性较大,不少散养户停止养殖。但是由于散养户在生猪养殖中占比很大,而生猪的养殖周期长达半年以上,所以这种情况可能造成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发生变化,且容易出现“总体过剩和相对短缺”并存,使得“猪贱杀猪,猪少肉贵”的寒热病症反复发作,从而影响了整个生猪市场的发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