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生猪养殖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
时间:2015.03.23 来源:总队畜牧业调查处
2014年湖南生猪生产加快发展,存出栏双双增长,养殖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年末生猪存栏4188.3万头,同比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31.6万头,同比下降1.0%。全年生猪出栏6220.3万头,比上年增长5.4%;猪肉产量458.1万吨,增长6.4%。但由于2014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生猪养殖户普遍亏损,市场竞争加剧,散养户退养加速,规模户及非农经营单位迅速发展,形成以规模化、集约化带动生猪生产的发展趋势,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一、生猪散养户退养加速,养殖规模趋于集中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散养户进一步减少。据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数据显示,我省生猪散养户正加速退出。
2014年全省监测的1431个散养小区42863户农户的生猪散养户为10124户,比2013年减少1156户,下降10.2%;比2012年比减少1794户,下降15.1%。养殖比重由2012年的27.8%下降到2014年的23.6%,下降4.2个百分点。
尽管养殖户数不断下降,但养殖却由分散开始走向集中,养殖户户均存栏量由2012年的14.47头上升到2014年的16.77头。
二、规模户增加,养殖量减少
湖南规模化养殖呈加速发展趋势。2014年生猪规模户(期末存栏生猪400头以上)共8301户,比2013年增长1.6%,比2012年增长2.67%。由于2014年亏损期达7个月之久,部分中小规模户缩减产能以减少亏损,以致存出栏有所下降。2014年存栏生猪551.15万头,比2013年下降2.4%,比2012年下降2.6%。2014年出栏生猪945.07万头,比2013年下降3.9%,比2012年下降4.5%。
三、非农经营单位减少,养殖量稳定增长
非农经营单位由于资金雄厚,技术优秀,较少受价格波动的影响,不论价格低迷或价格上涨,生猪存出栏量均保持稳定增长,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胜劣汰,生产趋于集中。全省生猪非农经营单位数为1113户,比2013下降6.6%,比2012年下降16.7%。2014年生猪存栏235.64万头,比2013年增长2.8%,比2012年增长14.4%。2014年生猪出栏为360.22万头,比2013年下降0.5%,比2012年增长3.8%。在2014年价格低迷的情况下,非农经营单位逆市增长,尤其是大型龙头企业,趁着生猪养殖效益低迷,小型养殖户退出市场时加快发展,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规模户及非农经营单位规模结构优化
根据湖南生猪规模户及非农经营单位分组存栏量可以看出,2014我省生猪规模养殖存栏量主要在400-1000头之间,养殖户数为4879户,存栏生猪277.44万头,占规模户生猪存栏总量的53.4%。生猪存栏量在10000头以上的大型规模户57户,占规模养殖户数的0.6%,但其生猪存栏量却占规模户存栏总量的18.5%。
从三年对比来看,生猪存栏在1000头以下的规模户数及存栏量逐渐减少。而生猪存栏在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迅速发展,2014年达到57家,存栏总量达145.55万头,分别比2012年增长29.5%和35.9%。这说明我省部分规模户因养殖规模小、抗市场风险差、经营不善等问题退出了生猪养殖市场,而一些管理水平高、养殖技术先进、市场信息把握好的规模户却发展迅速,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养殖规模。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强劲扩张,带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速度较快。例如“温氏”在湘阴、安仁、江永县等建设投产了4个年出栏均为20万头的超大型养殖基地,江西“正邦”在临武的20万头基地建成,我省生猪养殖标准化程度与生产稳定性持续增强。
我省目前中小规模分散饲养仍占大部分比例,随着人工成本的大幅攀升,散养户及小规模养殖户养猪收益较务工收入已不具有优势,特别是2014年这种行情较差年份,不但没有收入还要造成亏损,根本无法持续下去。而大型规模化养殖场与中小户在技术、资金上存在明显差异,产能恢复时间也较中小户明显缩短。因此,散养户及小规模养殖户的减少可为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扩张腾出市场空间。未来5-10年,我省养殖业将从散户与规模化猪场之间的竞争,演变为规模养殖集团之间的竞争,养殖饲养和管理水平、综合成本控制将成为企业能否将对手淘汰出局的重要因素。而通过市场竞争,我省生猪生产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
相关附件:

主办单位: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 Email:hndczd@qq.com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新世纪花苑华侨国际大厦14、15楼 邮编:410015
版权所有:湖南国调信息网 备案号:湘ICP备110095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