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分析 > 调研报告

湖南农户粮棉种植意向稳中略降

时间:2016.03.10 来源:总队农业调查处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于3月中下旬对37个县(市、区)的280个村民小组共2800户农户种植意向开展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湖南农户粮食种植意向基本稳定,种植结构小幅调整,其中双季稻种植意向下降,中稻种植意向上升;棉花种植意向下降。 

  一、粮食播种意向基本保持稳定 

  湖南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近几年水稻播种面积一直保持稳定。2016年种植结构出现小幅调整,其中双季稻略减,中稻和一季晚稻增加。早稻意向种植面积1425.5千公顷比上年实际种植面积减少19.3千公顷,减幅1.3%;双季晚稻1493.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7.2千公顷减幅1.2%;中稻和一季晚稻1175.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4.0千公顷,增幅2.0% 

  水稻种植结构出现小幅调整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双季稻种植比较效益低。据湖南调查总队调查,农民每种植一亩双季稻的净收益是889元(早稻351+晚稻538=889元),一亩中稻的净收益是725元,仅比双季稻少164元。农民种植一亩双季稻需劳作约17日,中稻只需劳作约10日,按湖南农民工平均工价每日180元计算,农民宁愿选择种植中稻而非双季稻。二是青壮年劳动力紧张。湖南是传统劳务输出大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粮食种植业队伍出现断层的迹象。由于劳动力缺乏,农忙时机械化作业又跟不上,部分农户只好放弃双季稻改种一季中稻。三是由于棉花种植减少,部分湖区农民计划将棉田改种中稻和玉米等作物。玉米种植意向348.6千公顷,增长0.6%;大豆种植意向101.2千公顷,增长11.4% 

  二、棉花种植意向下降 

  推算结果显示,湖南农户棉花种植意向下降。2016年棉花种植意向面积103.6千公顷,比上年实际面积减少10.1千公顷,减幅8.9% 

  棉花种植意向下降是由于棉花市场低迷,棉价较长时间处于低位,部分棉农出现销售困难所导致。再加上近年来湖南棉花主产区频发高温干旱或连续降雨等极端天气导致棉花产量较低,种棉效益不断下降,种植户普遍降低了棉花种植意愿。 

                                                          撰稿:李炜鸿 

                                                          核稿:罗旻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