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分析 > 调研报告

2014年一季度全省居民收支、物价情况及值得关注的问题

时间:2014.04.22 来源:

湖南国调报告第29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

2014417

2014年一季度,湖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物价变动相对稳定,农业生产较为平稳,但工业企业压力较大,工业增速放缓,农产品特别是生猪价格下降影响农民增收

一、基本情况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一季度,湖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5元,同比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2元,同比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7元,同比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0%

 

2014年一季度湖南城镇居民各项收入值与比重

 

 

 

 

 

 

 

2014年一季度湖南农村居民各项收入值与比重

(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平稳增加。一季度,湖南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20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92元,同比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48元,同比增长15.7%

 

2014年一季度湖南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值与比重

 

2014年一季度湖南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值与比重

    (三)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逐月回落。一季度,湖南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 3.3%,农村上涨 2.2%;食品价格上涨 4.3%,非食品价格上涨2.2%新涨价因素为1.1%,上年翘尾因素为1.8%。一季度CPI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从高到低排第五,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一。

   20131-20143月湖南及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四)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降幅逐月扩大。一季度,湖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2.4%,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0.4%。一季度PPI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从高到低排第十二,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二。

 

20131-20143湖南及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格数

   

 

 

 

 

(五)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有所下降。一季度,湖南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较同比下跌1.7%。从主要品种看,生猪价格下跌6.6%,棉花价格下跌9.2 %,稻谷价格下跌1.2%

 

20131季度-20141季度湖南及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

   

 

 

 

 

 

(六)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在荣枯线附近。1-3月湖南制造业PMI分别为50.9%47.1%49.0%

 

20131-20143月湖南及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七)农业生产形势基本平稳。一是种植意向提高,2014年调查的农户农作物意向种植面积21478.2亩,较上年增长0.8%。其中意向种植粮食面积13984.6亩,较上年增长1.7%。经济作物中,花生、油菜籽、烤烟和蔬菜(含菜用瓜)面积较上年分别增长3.5%1.3%5.7%5.6%。二是生猪出栏增长,存栏下降。一季度生猪出栏2002.3万头,同比增长1.7%;季末生猪存栏4155.3万头,下降1.3%,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35.9万头,下降2.3%;猪肉产量146.1万吨,增长1.9%

二、初步分析

(一)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实际增幅有所放缓。一季度,全省全体居民名义收入增速为11.3%,实际增速8.2%。其中,城乡居民名义收入分别增长9.9%12.4%,但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后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2013年一季度的增速分别回落了0.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表明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对居民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推动居民收入提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部分地区提高了津补贴标准;二是劳动力价格的持续上涨,一季度我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平均月收入2865元,同比增加167元,增长6.2%。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由1160元提高到每月1265元。三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农村外出劳动力更加偏好大中城市,外出劳动力人均从业时间69天,同比增加了3天。四是养老金的提高和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也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长。

(二)消费价格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但工业生产者价格连续下降,给工业企业带来较大压力。消费价格涨幅在2%-3%之间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也是居民能够接受的合理区间。一季度,湖南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食品价格基本平稳是影响消费价格水平稳定的主要因素。一季度全省食品价格上涨4.3%,影响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个百分点。其中菜价上涨15.6%,干鲜瓜果价格上涨12.9%,粮食价格上涨3.3%,猪肉价格下降4.0%

截至今年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指数连续23个月下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二是国际经济增幅降低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并传导国内价格下降;三是我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等主要产品价格下跌;四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价格回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给湖南工业企业带来了压力,同时也带来了经济转型的机遇。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企业压力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先行指标PMI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下运行。1-3湖南制造业PMI分别为50.9%47.1%49.0%。尽管3月份有所回升,其中生产指数为51.6,较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订单指数为48.2,较上月上升3.3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6.8,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但大多仍处于荣枯线下。

二是反映工业经济活跃程度的PPI已经持续23个月下降,降幅仍有扩大的迹象。从同比看,1-3月分别下降1.5%1.7%2.2%,从环比看,1-3月分别下降0.3%0.2%0.5%。主要品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和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8.6%7.6%6.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降幅也呈扩大趋势,一季度同比下降2.3%1-3月分别下降1.9%2.3%2.6%

三是规模以下工业主要统计指标大多有所下降。一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33.29亿元,同比增长0.3%;税金总额下降19.4%,期末从业人数减少5.0%,工业生产电力消费下降11.9%,出口产品销售收入下降76%,营业利润下降7.7%,期末剩余订单额下降8.1%

    (二)农产品特别是生猪价格下降影响农民增收。一季度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跌1.7%。其中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价格分别下跌0.4%3.5%,主要农产品中的稻谷价格下跌1.2%,棉花价格下跌9.2%,生猪价格下跌6.6%。初步估算,一季度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跌影响农民收入减少3.6亿元。据调查,目前养猪户每出栏一头生猪平均亏损约300元左右。

(三)外出农民工就业出现新变化。一季度,我省外出农民工就业出现四大新变化。一是外出从业劳动力比重首次下降。20112014年一季度我省乡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比重分别为27.6%27.9%29.9%29.3%2014年一季度首次下降0.6个百分点。二是省内从业比重下降,省外上升。省内从业占外出劳动力的35.7%,同比减少0.8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外出劳动力有从珠三角地区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趋势。到广东就业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比重已连续四年下滑,从2011年的53.9%下滑到今年的45.3%。今年到江苏、浙江、上海的就业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2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四是外出时间和收入双双增长。一季度我省外出劳动力人均从业时间69天,同比增加了3天。外出劳动力平均月收入2865元,同比增加167元,增长6.2%。其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占44.7%,同比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