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住户调查一体化 > 学习交流

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简介

时间:2012.07.18 来源:

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简介

 

一、改革目的:适应3个需求

1.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任务就是统筹农村居民在收支上与城镇居民协调发展,这需要城乡可比的收支数据。

    2. 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保持两个同步增长,需要全国居民收入才能全面比较。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需要差距量化指标来监测。

    3. 提高调查数据质量: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收入数据。统计专业之间、分省与分市县之间数据存在不协调现象。

二、改革目标:实现3个目标

整合资源,建立一体化住户调查体系(城镇住户调查+农村住户调查,常规收支调查+专项调查,分省住户调查+分市县住户调查)

优化制度,提高调查能力和数据质量(引进先进理念,改进调查方式,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强数据评估校准和质量管理)

强化服务,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发布更多更可靠的收支指标数据,满足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等政策需要,满足GDPCPI以及公众的需要)

三、改革内容:完成6个统一

1.统一调查指标,完善调查内容。统一指标名称、含义、计算方法;细化政策性转移支付指标分类;优化指标体系内容。

2.统一抽样方法,提高样本代表性。统一使用人口普查抽样框;统一评估样本代表性,并分配样本量;统一抽选调查小区;统一样本轮换方式。

3.统一调查过程,规范调查行为。采用统一的调查网络;统一实施在地调查;采用记账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执行统一的现场调查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

4.统一数据处理,改进汇总方式。统一数据处理流程;统一账页编码体系;统一数据处理软件;统一加权校准方法。

5.统一数据发布,丰富发布内容。明确国家、省、市县数据发布职责;明确“十二五”期间,数据发布内容及方式;发布收入中位数、五等分数、基尼系数。

6.统一调查组织,加强分市县住户调查管理。调查方案一致;组织管理规范;审核评估同步;调查数据衔接。

四、总体安排: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第一阶段:2011年,完成总体改革方案设计及报批。设计总体改革方案、试算评估总体改革方案、论证报批总体改革方案、建立历史数据对比平台。

第二阶段:2012年,完成调查方案设计,做好调查准备。根据改革总体方案编制调查方案和程序,试点完善调查方案和程序;建立调查网点;布置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组织各级培训;抽选调查住宅和住户;开展改革宣传;组织调查户试记账

第三阶段:2013年及以后,组织试行一体化住户调查。按照新样本、新方案采集住户收支数据;使用新旧两套体系并行汇总收支结果;规范管理分市县住户调查工作;推广电子记账和网上直报;加强数据质量控制。

五、几个关键问题:解决6个重点问题

1、规范收入名称及口径

主要问题:同名不同义(总收入),或义近名不同(纯收入与可支配收入);与国际标准相比,存在一些差别。

改革方法:将纯收入改为可支配收入,淡化总收入:包括实物收入及服务;转移收入扣除转移支出后计入可支配收入。

2、农民工收支统计

主要问题:在户籍地(农村)由家人代答;收支统计不完整;即使统计完整,归类也不科学。

改革方法:在常住地(城镇)接受调查;本人直接填答问卷;增加关心的问题,提高参与积极性。

主要考虑:顺应社会环境和农民工特征的变化,农民工正在逐步融入城镇,这是发展趋势;统计制度规范统一的需要,与人口普查、核算保持一致;调查结果更完整准确、符合实际,便于调查,归类科学;有利于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对比农民工与输入地居民生活状况。

3、自有住房折算租金统计

主要问题:随着自有房户比重上升,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低估程度加大,与GDPCPI不一致,与公众感觉有出入。

改革方法:将自有住房折算租金计入居民住房消费 ;将自有住房年度折算租金扣减购建房年度分摊成本后的增值收入计入可支配收入;同时发布包括和不包括折算租金的可支配收入

 4、改善回答率

主要问题:遗漏两端收入,主要低估了收入差距。

改革方法:①努力降低拒访率。缩短调查周期;允许使用问卷收集收支数据;推广网上记账;适当提高调查补贴标准。②适应拒访率高的现实。搜集并使用拒访户基本信息校准样本偏差;使用税务登记信息校准样本偏差。

5、城乡分类问题

主要问题:统计上城乡分类标准与有关政策实施中的分类不尽一致,难以满足多方需求

解决办法:统一抽样、统一调查;事后分层、按需汇总。

6、规范分市县住户调查工作

主要问题:省、市、县调查数据不协调

改革方法:整合两类资源,调动两个积极性;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数据使用和发布

相关附件:


市州机构: 长沙   株洲   湘潭   衡阳   邵阳   岳阳   常德   张家界   益阳   郴州   永州   怀化   娄底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