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分析 > 调研报告

“十二五”时期湖南工业生产者价格走势分析

时间:2016.05.06 来源:总队生产投资调查处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同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受此影响,湖南工业生产者价格跌多涨少,在5年中只有2011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保持了涨势,其他年份均为下跌,20112015年湖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上涨0.8%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前涨后跌 

  2011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5%2012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122015年分别下降0.9%1.5%1.6%3.7%。购进价格(IPI)走势与出厂价格趋同。20112012年,工业生产者购进同比价格分别上涨10.8%0.1%20132015年分别下降1.6%2.1%5.5% 

   1  2011-2015年工业生产者出厂、购进价格指数图(以上年同期为100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延续时间长 

  “十二五”时期,从2012年开始,PPI走低时间长达44个月。这是自2000年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下跌,上一次出现在20017月至20028月,时间延续13个月。 

  (三)生产生活资料价格涨跌互现 

  “十二五”时期,湖南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累计下降2.4%,其中,采掘、原料、加工工业分别下降3.8%3.3%1.9%;生活资料价格则上涨10.6%,其中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耐用消费品分别上涨14%9.6%4.5%3.3%

2  2011-2015年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同比指数图 (以上年同期为100

  (四)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大幅回落 

  “十二五”时期,煤炭、钢材、成品油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尽管在2011年走出了大幅上扬态势,但其后的4年出现持续回落。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十二五”累计分别下降14%18.4%14.7%17.9%21.0% 

  (五)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呈“五升三降一平”走势 

  九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呈“五升三降一平”走势。其中,农副产品类、建筑材料类累计分别上涨18.7%12.5%,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分别下降16.3%7.6%,燃料、动力类价格持平。 

  二、主要原因 

  (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遭受巨大冲击。为扭转经济下滑造成的不利影响,各国政府根据本国实际采取多种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济增速回落势头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受此影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整体呈现不断回落的态势。2015年末,国际油价已跌落至每桶40美元以下,与金融危机前高点时的每桶147美元相比下跌幅度超过70%,铁矿石、铜、铝、锌等的价格也都大幅下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直接导致国内钢材、成品油、有色金属等价格大幅走低,并通过产业链层层向下游传导。 

  (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 

  “十二五”时期,国内经济增速放缓。20112015年全国GDP增幅分别为9.2%7.8%7.7%7.4%6.9%。同期,湖南GDP增幅分别为12.8%11.3%10.1%9.5%8.6%。尽管湖南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也呈逐年回落走势。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意味着消费、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导致工业品市场供大于求。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 

  2011年,湖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31.5亿元 ,同比增长27.9%,其后4年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增速出现逐年回落,20122015年分别为27.5%26.1%19.4%18.2%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导致市场对工业产品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工业产品价格上涨动能。 

  (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 

  “十二五”时期也是国内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因素影响明显显露的时期,部分行业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风电设备、电解铝、造船等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直接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工业品市场价格疲软。 

  三、湖南工业品价格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十二五”时期,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累计下降4.9%,湖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全国高5.3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居湖北之后,列第2位。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水平累计下降3.6%,湖南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水平比全国高4.4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居河南之后,列第2位。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继续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提升管理水平,夯实传统产业发展基础;另一方面着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努力构筑工业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二)增强工业企业创新驱动能力 

  要增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研究开发并投产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有知名品牌、有较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构建新型技术创新及转化体系,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转化和应用。   

  (三)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工业企业效益 

  按照中央及湖南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 

  (四)加强能耗、环保监管,推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快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每年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推广和示范项目。大力开展节电、节地、节水、节油、节材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活动,深入实施工业污染防治工程。严格禁止投资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格执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设备及生产能力等限期淘汰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 

  (五)拓宽企业融资平台 

  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工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对一些基本面较好、带动就业明显、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创新信贷产品,允许工业企业以自有不动产、动产以及专利和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贷款,各级金融部门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简化审批程序,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撰稿:傅磊峰

  核稿:罗 

相关附件: